唐山市起跑线创业服务有限公司
正月十四,灯正明
来源:网络      日期:2022-02-14  浏览:1779次
  
正月十四即农历正月第十四天,作为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,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,试花灯,食糟羹,拜临水娘娘等。
正月十四即农历正月第十四天,作为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,这一天的中国民俗活动有喝亮眼汤,试花灯,食糟羹,拜临水娘娘等。

到了这一天,年基本已经过去了,之后便是正月十五元宵节,元宵节过后,年就宣告结束了。


拜临水娘娘


中国民间将正月十四这一天称为"临水娘娘"(又称"顺天圣母")的诞辰。

传说临水娘娘姓陈,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人,后来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。

于是中国民间立祠奉祀,称为"临水娘娘"、"顺天圣母"。其实,是妇女们在没有地位、科学不发达的时代为自己塑造的一位保护神,也是她们畏惧难产而鼓舞自己的一种方式 。


伏羲诞辰日


甘肃天水一带,称伏羲为人宗爷,以正月十四日为人宗爷诞辰日,这天要举行祭祀活动。

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准备祭品,祭品有宰杀好的整猪、整羊以及水果和其他食品。

院内古柏树上,贴满了小小的红纸人。

子时一到,开始读祭文,回顾祖宗的功德,述说现今的美好生活。

之后进行朝拜,给人宗爷唱戏,耍社火,祈愿保佑岁岁平安,人寿年丰。

祭祀后,供品要分给朝拜者,意为祖先赐给了食物。


喝亮眼汤



中国民间有个说法,这十四夜亮眼汤一喝,就说明春节也过得差不多了,大家得开始振作精神开始新一年的工作 。

那么,这传说中的“亮眼汤”到底是咋样的。亮眼汤不少人会做,但这亮眼汤到底藏着怎样的历史呢?

一般来说,春节到正月十五是最后的高潮,不过在宋朝,从正月十三一直到正月十七为止,这个阶段都叫元宵节,正月十四夜也是在元宵节里的,那天就要喝亮眼汤。除此之外,正月十四夜,平常人家还会在自家的各个角落里撒上乌梓,因为据中国民间传说,角落里倒一些乌梓,可让老鼠眼睛瞎掉,猫的眼睛更亮,把老鼠都吃完,这样就可以保护粮食不让老鼠吃掉。乌梓其实是山上的一种野果,由于乌梓用新昌话讲就像“眼珠子”,意思就像多双眼睛盯着自家的粮仓不被老鼠侵害 。

说来说去,这十四夜是跟“亮眼”的确有蛮大关系的,喝上一碗亮眼汤,然后用雪亮的眼睛去欣赏元宵灯会,以美好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 。

试花灯

俗话说:正月十三日为“上灯”;十四日为“试灯”;十五日为“正灯”。什么意思呢?

在正月十三的时候,是上灯日。这一天是上灯节,也叫点灶灯;到了正月十四这天,就是试灯了。所有的元宵灯节的灯棚,都搭建完毕,就等着检查灯火效果好不好了。

到了晚上,灯火通明,灯光璀璨,人们熙熙攘攘,川流不息。这时候,一些游艺节目也在彩排或者预演中。

正月十四,通过“试灯”,保证元宵节灯火通明,绚丽多彩,迎接即将到来的元宵佳节。

食糟羹

在台州市,元宵佳节为正月十四,其欢乐气氛也拥有不同寻常的特点和内涵,台州市元宵夜吃糟羹也是在全国各地独一无二。糟羹的做法非常简单,也很与众不同。

据清《台州外书》载:元宵节时,“以肉、菜和粉,杂荠、笋为羹,以多见贵,此谓吃糟羹。”常以介菜、豆面、毛笋、平菇、黑木耳、豆干、油泡、川豆板、山芋等当季蔬菜,切丁状或末状,在锅中煮熟,加水烧开,再用米糊调水,倒进锅中搅拌,烧制粘稠即成。古时候,曾用酒槽调合,故名“糟羹”。

送蛴蟆儿

送蛴蟆儿,是遂宁市某乡镇的传统习俗。这是传承了千年的独特民间风俗,每年的正月十四,这里都会举行盛大的“送蛴蟆儿”传统习俗活动。

什么是“蛴蟆儿”呢?

蛴蟆儿,也就是青蛙的意思,这个是四川话。

正月十四这一天,老百姓边走边唱,唱着民谣,敲着锣,打着鼓,热热闹闹来到田间和河滩,将挂着“蛴蟆儿”灯笼的竹竿,插进地里,人们把这称为:“送蛴蟆儿”。

正月十四,送“蛴蟆儿”灯笼,是传承千年的传统习俗,是祈求美好吉祥,消除灾害,祈福纳祥。
关于我们 服务中心 法律声明
Copyright  ©   唐山市起跑线创业服务有限公司  tsqpx.com  版所有
ICP备案:冀ICP备19006724号-1
扫一扫关注公众号
扫一扫手机看网站